-
画时代美术带你看懂“北京1加3”政策
넶998 2022-01-01 -
第二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大赛通知
넶443 2022-03-19 -
延期通知 丨 UN75国际艺术创意展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特展 展期调整至 2022年4.14-18日
넶133 2021-12-04 -
画时代美术解读:双减之后,为何“美术教育”持续升温?
넶163 2021-11-05
亲子沟通
做父母,有效期是多久?
最近森碟上了热搜,我很喜欢这个“风一样的女子”,一开始觉得她爱哭爱抱公主病,后来发现她开朗爱笑、爱疯跑。这次,森碟妈发了一组“神对话”,引来无数围观,顺便又把一个老话题推到眼前——沟通。
沟通,是人生在世最基本的能力要求。小时候的亲子关系,长大后的友情爱情,工作后的职场相处,都与沟通力有莫大关联。正如佐佐木圭一所说,所谓情商高,就是会说话。
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句话: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,都会开花结果。不但影响他的一生,也决定他的一生。
第一次做父母,我们如何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?
4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方式
01命令
《小欢喜》收官了,乔英子考上了理想的南京大学天文系,与剧中陶虹饰演的“恋爱式亲子关系”的宋倩关系和解。很多人都表示这组家庭是现实感最强的,“我真以为我妈上电视了”。来看宋倩语录:“妈妈的生活里只有你!”“这都是为了你好啊!”
控制型父母,会用命令的方式跟孩子沟通,他们不会倾听,不在乎孩子的感受,希望孩子走上自己规划的道路。高压下的孩子,会产生逆反情绪,行动上会渴望逃离,严重的还会像英子一样,患上抑郁症、甚至自杀。这样的爱,让人窒息。
02威胁
《爸爸去哪儿》已开播五季,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季的孩子,尤其是石头,郭涛的儿子。小小男子汉也有执拗的时候,有天晚上需要表演唱歌,石头不唱,郭涛把他直接关到门外,不理他静一静的要求,倒数一二三转身就走;直到最后,小石头都一幅泪眼,着实可怜。
威胁型父母,会用大人的权威和惩罚手段来跟孩子沟通,会把“再不听话,我就……”挂在嘴边。殊不知这给孩子带来多大伤害,孩子会畏惧、敏感、没安全感。直到长大以后,这份安全感的缺失,还会影响他的为人处世、家庭模式等。
03说教
超级育儿师兰海,有期节目遇到一个小学霸,来咨询“恋爱问题”。兰海问你有跟父母沟通过这件事吗,他说没有,他一个不经意的小错误,他们都要说上好久,他不敢,拿这个话题去问他们。
说教式父母,往往不善倾听,甚至自身的逻辑体系有待完善。他们爱小题大做、翻旧账。类似“明式哲学”,我不要你感觉,我要我感觉。孩子在父母无休止的喋喋中,选择闭上耳朵,而这更加重了说教型父母的焦虑,他们变本加厉、恶性循环。
04比较
“别人家的孩子”——从小到大,父母口中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,他贴心又乖巧,德智体美劳,样样都是好。无数次我们都想大喊:他那么好,怎么不是你孩子?
比较型父母,信奉他人标杆,他们责备孩子,忽略孩子的进步,永远盯着第一名。他们从不反思自己与他人的差距,却苛责孩子。这样的父母,没有正确的人生观,不知如何实现自我价值,不往里看,只向外寻。
4种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
01倾听
刘墉是知名作家,同时还有多重身份:国际知名画家、演讲家、公益人,最成功的,是培养了一双优秀的儿女,名校毕业,且都发展得很好。有人采访他家教成功的秘诀,刘墉说:我善于倾听。
善于倾听的父母,面对问题,会给足时间,让孩子充分表达、宣泄情绪。他们懂得,情绪疏导完毕,问题就解决十之七八。孩子非常信任父母,愿与父母商量;同时,也有足够的空间,去思考、实践与成长,摸索出一条自己独特的路。
02共情
最近黄磊又火了,只因为女儿尿了床——尿床太普遍了,小时候谁没尿过床,还记得当时父母的反应吗?是责备打骂,还是包容理解?
共情型父母,遇到问题时,能把自己置于具体场景,明白孩子的情绪,肯定孩子、及时安抚孩子,让孩子充分释放天性、敢于表达。会用开放的心,接纳包容孩子,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,树立权威。
03理解
前一阵刷屏的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可谓国漫之光,改编的“父慈子孝”情节饱受争议。因为成见,村民视他为怪物,只有父母从心里爱惜他,“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,这是我爹教我的道理”。亲情,是他从魔丸逆转英雄的最强动力。
能理解孩子的父母,是最不容易的。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,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,他们的性格脾性各不相同,甚至跟父母完全相左;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,父母能真正理解孩子,是彼此最大的幸运。
04尊重
著名青少年心理教授李玫瑾老师,曾经说过:孩子一岁以前,你是否放弃了主要抚养人角色?当你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时,你是否打过孩子?青少年犯罪,往往都因为幼年时沟通出了问题,孩子到了十几岁才开始管教,晚了,孩子不会听。
尊重孩子,从小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,孩子不是父母梦想的延展、不是衍生品。这种尊重贯彻始终:孩子是否有权选择穿着、玩具、食物,能否安排自己的时间、爱好、报考志愿,能否选择自己的人生,等等。
少一些命令控制、威胁说教,多一些倾听尊重、共情理解。龙应台说,做父母是有“有效期”的,从小培养孩子的沟通力,从现在开始。